为进一步弘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拓展“制药+”大健康领域,让“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医养集团与王府中环联合举办“中医国粹·手作体验”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知名专家宋福印老师为30余名来宾进行了春季健康养生讲座。讲座结束后,来宾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手工制作香囊、手工熬制阿胶膏、手工搓丸等传统中药手作工艺并品尝了同仁堂药膳茶点。
在健康讲座环节中,宋福印老师从中医养生角度为大家讲解了春季饮食、起居和调养要领,同时教授大家如何以“气、血”两个维度来辨识自身体质,根据不同体质,宋老师提供了相应的养生方案,帮助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在香囊手作互动环节中,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了香囊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合及主要功效,以及如何运用中药制作香囊。当一个个立体饱满、提神醒脑的香囊制作完成时,清幽的香气弥漫开来,沁人心脾。几味中药、一个香包、几缕丝线,制作出的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热情与喜爱,更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坚定。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手工熬胶正是对这两句古训最好的诠释。要想熬制出高品质的阿胶,除了优质的原材料,还需要手法和经验。在手工熬制阿胶的体验环节中,来宾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步骤体验了一次阿胶的熬制过程。“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手工熬制阿胶糕,没想到看上去简单,实际上是比较消耗体力的,需要有一定的耐心,但看到自己熬的阿胶糕,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位来宾谈到。
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丸、膏、酒、散、片、锭、胶等剂型,其中丸药的使用范围广,服用方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然而现在大部分手工技艺被机械所取代。手工搓丸技艺已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瑰宝众多,先后有八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区级非遗项目,这些文化和技艺是历代同仁堂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和骄傲,其中手工搓丸技艺就是其中之一,同仁堂至今仍保留着手工生产线,让手工搓丸这门技术代代相传,永不消逝。现场的来宾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先在药槽中刷芝麻香油进行润滑,然后将和好的山楂团揉成药条再置于搓丸板的沟槽底板上,将上下两板对合,力度从轻至重,前后搓动数次,直至丸条切断且揉搓成丸。成品山楂丸酸甜适中,健胃消食,一位体验手工搓丸的来宾说小时候奶奶就经常给他做山楂丸吃,今天自己亲自动手体验,找到了童年的感觉,唤醒了儿时的记忆。
本次活动以授课、交流互动、手作体验的形式为来宾讲解了中医药健康养生常识,并通过中医文化知识交流、药膳茶点品鉴等各种特色体验项目,让来宾们了解了基本的中医保健知识与技能,学会从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多方面保养身体。
下一步,北京同仁堂医养集团将继续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方针,加大力度推广北京同仁堂“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中医药文化,由以服务疾病治疗为主向守护人民健康为主转变,有序推进“中医国粹·手作体验”系列活动,全方位多举措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广活动、建设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阵地,筑牢中医药传承根基,为中医药事业更好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